长城圈里都知道箭扣居士,作为一名长城志愿者,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是一位拍一手好片、热心、宽厚、不张扬、讲规矩、做事实的老北京大胖子。
箭扣居士其实叫董旭明,如果您还在摄影圈里混,就不会不知道这是位已经拍了三十多年长城的老炮了。
▲年司马台望京楼前
董先生七十年代接触摄影,距今已有近四十个年头。八十年代初,董先生受邀为省滦平县拍摄金山岭长城的宣传册,自那之后,更加深入地接触万里长城,开始了漫长的长城拍摄。
▲虎踞龙蟠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这些年拍摄长城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但能持续深入,坚持用光影不懈地解读长城的创作者并不多。董旭明致力于拍摄与众不同的长城,用光影诠释长城的伟大。
▲边城春寒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拍摄长城非易事。要拍摄不同的光影,需要多种摄影器材。要拍到最好的光线,需要在长城上驻扎等待。寒冬酷暑,霜雪夏虫,都要忍耐。近十年来,董先生在京、津、冀、蒙、晋五地长城的拍摄过程中,单是北京怀柔区境内的西栅子村就有着过百次的往返,近百次的攀爬。
▲汗滴城上土,张张皆辛苦
在年7月26日拍摄箭扣长城的过程中,董先生因为背负器材过重,导致左脚中足骨断裂。平时登城约花一小时四十分钟,那一次却用了三个小时;下山时由于伤痛,在没有携带任何设备的前提下,也用了三个半小时。
▲跃上葱茏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蜕化于岁月风雨的雕琢,董先生从最初的记录解读长城,逐渐改变为用光影多角度诠释长城。摒弃求大求全的拍摄方式,善用长焦镜头撷取极目所望之精华,用光影展现摄影的灵魂。
▲龙鳞逆甲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董先生把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凝结下来,通过自己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重新描述他心中的长城。
▲巨灵守山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近日开展的北京国际摄影周上,董老师受摄影周组委会邀请,举办《京畿雄关》明长城专题影展,欢迎各位长城新人老炮、摄影新炮老友们莅临。
▲国际摄影周年的历史海报供图:箭扣居士(董旭明)
▲个展海报供图:箭扣居士(董旭明)
▲国际摄影周现场摄影:洪宇
展出开幕式当天,许多老一代摄影家,如陈长芬、王文澜、李英杰、解海龙老师等,都在明长城专题展驻足,并和作者交流。大家都给箭扣居士的作品给予肯定,称这些作品是用心与辛苦得来的光影力作!
▲向陈长芬先生介绍独石口长城
▲解海龙老师为影展签名摄影:刘春声
▲与参展同仁李剑、单玉瑛交流
▲向长城影友解答拍摄经历。
▲展成盛况
▲现场亦成为老友们的欢聚之地摄影:何涛、林俊杰、桑川等
董先生是军人的后代,也有着曾经的军旅生涯。天山南北,雪域高原的磨练,铸就了不惧艰险和隐忍的性格。
年少时接触摄影,承蒙中国老一代摄影家厚爱,几十年间行摄祖国山水,唯对长城情有独钟。
▲神路崎岖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边声角起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玉带萦锁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黄鹤横云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火路犁春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骏马名骓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伟之乐章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历史之光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
▲追寻之路,且慢且长
千年长城历经风雨,正在加速老去。这种场景也成为一种责任,加诸在摄影师的身上。祝贺并祝愿箭扣居士董旭明先生继续创造新的艺术巅峰,为长城保护带来更多新的社会力量。
图片摄影:箭扣居士(董旭明)、洪宇、何涛、福至心灵、林俊杰、刘春声、福至心灵、都市丽人、桑川、老陪、陈传旺等;
数据支持:长城-我们的家园、长城小站、长城文化交流等群;
责任编辑:火箭人
更多阅读:
《沙飞镜头中的抗战》摄影展7月7日在张家口开幕
胥焰:光影灵动,游戏故宫!
摄影师周万萍:守望长城
刘春声:莫辜负这大好河山——《雄关万里摄影展》观后
杨越峦“中国·长城”摄影作品展即将于5月15日珠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