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游览推荐:
尽量选择非节假日,否则感受不到长城的魅力
如果选择公交出行,推荐从北京北发车的S2线小火车,八达岭火车站离检票口1公里多,体力好的完全没问题。公交从德胜门坐,但是路上遭遇堵车的话,时间没保证
如选择S2线,以车站外贴的车次为准,网上的班次很多,但实际上很多班次不发车
尽量提前到北京北站,S2线随为动车,但是属于公交系统管理,因此不按座位售票,去晚了可能没座位,有一卡通的直接刷卡进站。
八达岭长城有两段城墙,南城和北城,南城陡比较短,北城稍缓比较长,南城人少,北城人多,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如果体力超好,可先走南城,然后原路返回再上北城。
山上风很硬,如果带孩子建议带件外套。尤其要带足饮用水。
山下有很多快餐饭馆,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上周,朋友提议这周一起坐S2线小火车去八达岭,想着小妞儿一定喜欢坐火车,八达岭我也几十年没去了,便开始着手准备攻略,带孩子时间就是不好约,我们一般习惯周三出游,朋友时间不方便只好改在周二。既然要坐小火车,这部分攻略也少不了,这一查不要紧,发现S2线不是那么好坐的,出发前一天下午所有准备就绪,想着另一个朋友也打算这周一起,S2线从北京北发车,她们一大早过去实在不方便,赶紧联系告知实际情况,她算算时间实在不可行只得下次再约。这时候提议的朋友电话商量回程时间,因为当天孩子下午有课赶不上,结果我和小妞儿就成了孤家寡人。妞儿爸爸听说就剩我们俩有些不放心,建议换地儿,想想准备攻略至少一到两天,小妞儿自己跟幼儿园请了假不愿意改时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早上不到六点醒来,见天阴着,担心被天气预报说中今天有雨,一边准备东西心里一边动摇着,犹豫良久不能下决心,眼看着再不决定时间就来不及了,狠下心还是决定去了。说了这么一大堆貌似无关的东西,只是因为一天下来俩人都很高兴,反思自己是不是习惯于事事考虑周全,反而失去了很多乐趣,当然,此是后话。
列车时刻表里发往八达岭的车次很多,比较合适我们的是7:58的和8:34的,7点钟带小妞儿出门,准备试着赶7:58的一班,地铁西直门出站沿路标走到北京北站,刚走出出口便听着车站广播发往八达岭的下一班10:57发车,立马头大了,一边考虑换到附近动物园或者古生物博物馆玩玩,一边贼心不死的走去进站口,结果被告知下一班8:34发车。之前就见网上说北京北站很混乱,没想到真是处处有体现。
北京北和延庆站之间每天都有多次往返,但是不是每天都相同,只有车站公布的班次才是准确的,为方便有兴趣的朋友,根据车站公布的数据制作了下表,只列出了经停八达岭的车次。
每周五、六、日、一:
每周二、三、四:
刷公交卡进入候车大厅,只见等待S次车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赶紧和小妞儿一起排到队伍中,很快身后又聚集了很多人,庆幸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到达。S2线与传统火车不同,不按照座位卖票,可以使用公交卡,一般包括餐车共7节车厢,每节60个座位左右,即便加上餐车,也就多个座位,心里默默盘算排队的有多少人,感觉绝对不止。小妞儿等得有些烦躁,赶紧搜肠刮肚想起小时候父亲教给我的火车车次的常识,让她观察广告牌上的车次规律,是否尾数都是奇数,提醒她留意回程时车次尾数是不是都是偶数。想想当年父母告诉我这些也是为了打发时间吧。
眼看着延庆开过来的S次已经到站,等得早已不耐烦的人群开始蠢蠢欲动,看着淹没在人群中的小妞儿,着实担心她会被挤倒,决定抱着她进站。随着人流一步步往前挪,拐角处人们开始拥挤,车站的人员赶紧维持秩序,这让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候随父母坐火车的经历,那时候的场面比现在要混乱得多,公路交通也远不如现在发达,每次去舅舅家都要早早起来,打仗般挤上绿皮火车,往往是没有座位的,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经常站得腿脚生疼,但是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每次和舅舅家的弟弟妹妹忘我的玩耍,相信他们也会有同样的回忆吧。渐渐长大了便没有那么大的热情随父母每次都去,想必再过几年小妞儿一定不愿意总是和我粘在一起,赶紧趁着现在多积攒些美好瞬间吧。
进到站台只见列车离我们还有多米的距离,人群散开了拼命的奔跑,放下小妞儿,一手抓紧背上10几公斤的背包带,一手拉着她跑起来,幸好我俩平日里有些锻炼,不断超越着很多老人孩子,在距离列车几十米的时候小妞儿说:妈妈,我好累。一边鼓励她一边继续奔跑。上车发现只剩下零星的靠走道的座位,开始时还不甘心,沿着车厢往后走了两节,发现再不坐下来连过道的座位也要不保,赶紧拉着她坐下。很快车厢就满了,有些人只好站在过道里。
这样的经历虽然辛苦,但是我并不排斥,人生远没有那样的如意和完美,痛苦和艰辛都经历了才能在艰难的时刻坚强起来。不过鉴于着实需要一定的体力,还是建议非女汉子的妈妈们慎选。
除了上车的痛苦,其他方面还是不错的,很快到了八达岭车站,出站随人流走到景区门口。景区入口设在关城里,关城有东西二门,西门额题“北门锁钥”,东门额题“居庸外镇”,我们从西门进入。
进了检票口,见左右各有五尊门大炮,左侧中间的一门名叫“神威大将军”,是其中最大的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
八达岭分南城和北城,南城陡比较短,北城稍缓比较长,南城人少,北城人多。在车上就征求了小妞儿的意见,她愿意爬陡但是短的南城。
上得城来见人的确不是很多,南城目前已经开放了7个敌楼,北城开放了12个,每个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南一楼非常近,因为游人不多,实在很适合拍照。
我从小一直叫敌楼做烽火台,直到这次查资料才发现这是个大大的错误。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也就是说长城上的敌楼并不都是烽火台,烽火台也不都建在长城上。从小到大不止一次到长城游玩,本以为对它很了解,结果发现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是错误的,大体生活也是如此,事物也好,人也好,熟悉未必了解。
小妞儿哪里知道我的这么多感慨,自顾自的往南二楼进发。
在八达岭的南段和北段都能看到单独的烽火台,我可不希望小妞儿像我一样接受错误概念几十年,很快便找到了那个独立于城墙的标准烽火台。
没有其他地方比长城更适合给她讲解和体会力学原理中做功的概念了。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给她讲当然不能这么程式化,先让她体会斜着走比直着走省力,然后再解释是因为增加了通过的距离,其他复杂的概念就不再解释,让她以后慢慢体会吧。小妞儿斜着爬了一段,对多走了距离大为不满,说宁愿费力也要直着走。
过了南三楼是一段长长陡陡的城墙,时而斜坡时而台阶,小妞儿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坚持每走一段都要先独自爬上去探路,再回来接我,提醒我哪个台阶高要格外小心,被她这么照顾着心里暖暖的。
这一段最陡,几乎直上直下。
过了这一段,城墙趋于平缓,小妞儿撒了欢儿,跑着向南四楼进发。我喘着粗气紧随其后,到达南四楼回身望去,真正感到了长城的壮美。
从南三楼到南四楼一段绝对是南城的精华,没有充沛的体力恐怕会“牺牲”在途中,果然,过了南四楼,人突然少了起来,这时候阴霾的天开始逐渐放晴,景物清晰起来。从南四楼往下的几个敌楼间相对比较平缓,但是因为有了前面那段的艰难,很多人早早放弃了前行。想想实际生活也往往如此,黎明前最黑暗,成功前最痛苦,但是大多数人经常放弃在见到光明前的一秒钟。我前几十年的人生也每每如此,希望小妞儿不要如我,也希望自己后面的人生能够多坚持。看看这前方的美景便是动力。
从南五楼回望南四楼,人真是越来越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长城的魅力吧。
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八达岭一段很多敌楼原本都是两层或三层,但是大多只修复了一层,南城这一段只有南六楼修复成了两层的结构,可惜无法登上二楼。小妞儿继续跑步前进,真佩服小丫头的体力。
这份幽静,小妞儿和我独享。
南六楼到南七楼眨眼便到,自此南城的线路到了尽头,但敌楼之外还有更多的城墙在修复中。
此时太阳终于从云层中露了出来,坐在台阶上后背被晒的暖暖的,望着南六楼觉得这是南楼最美的一段。
稍事休息沿原路返回,小丫头兴奋异常,跑着跳着各种古怪各种欢乐。
虽说返回的路程轻松了许多,但总是这么跑着也真是个挑战,真是难为了我还要随时拍照。
途径南四楼下面最陡的一段,耳边伴随的是游人不断的惊呼,下行比上行时惊心动魄的多,挑选照片到这里都忍不住一阵眩晕。
记忆中上次来八达岭还是我很小时跟着父母一起,那时候北京的长城只有八达岭可以游玩,大家别无选择。后来开放了慕田峪,因为要平缓的多,便都知难而退不再选择这里。八达岭险峻,慕田峪秀美一直是大家的共识,有外地的朋友问起,我也一向推荐慕田峪。今天一游却觉得八达岭更具魅力。
超级喜欢最陡的这一段,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
剩下的路程毫无难度可言,唯一的问题是小妞爱上了从坡上往下狂奔,一段记忆的碎片突然浮现在我脑海,当年我也是这么不顾父母的制止声拼命往下跑,仿佛还找回了当年跑下一个陡坡时把握身体重心和控制速度的感觉。想着自己当年也是如此,只好强忍着不去过多的制止她,还好她从小学习轮滑和水冰,对重心的把握还不错。想当年父母是如何担忧我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丫头,难怪有时候母亲会情不自禁表达生了我的“悔恨”之情。见我从这样的陡坡跑下,母亲不累死也被吓死了吧。
天晴了,刚刚路过的地方更美了。
下得城来一看时间,历时两个小时,速度还是挺快的,多亏了小丫头的好体力。匆匆买了午饭走回火车站。离13:33那班返程的S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检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为了防止早上的一幕再次上演,当即决定先坐去延庆,再从起点返回。最近的一班延庆方向的S下午2点到达,被检票员领去另一边空空荡荡的进站口,检票员是个很健谈但是很朴实的人,随意的跟他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他说S应该也能有座,不过坐去延庆就当玩玩儿。很快S进站了,早上只顾着狂奔哪顾得上拍照,现在作为旁观者,又回味了一下早上被累成狗的感觉。
很快坐上开往延庆的列车,15分钟后到达延庆站,下了车问站台上貌似老站长的工作人员:回北京北怎么出站再进站?老站长抬手一指,说了一句话另我惊呆了:你们还出什么站呀,直接上车。他指的就是我们刚下的S。我们疑惑着走去车门,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门口的列车员,回北京北是不是可以直接上车,列车员也惊着了,转身问老站长真的让我们直接上,老站长大手一挥说:直接拉回去,拉回去!在我们这两个“货物”上车的一瞬间,列车员还在疑惑的问我们:你们就是坐着玩儿的吧?
车上全是空座位随便挑呀!想着刚才的一幕俩人忍不住狂笑不止,然后舒舒服服的坐在餐车里舒服的沙发座上。刚才S离开时看到第7节车厢还有空座位时还有些后悔,现在觉得大可不必,不必懊悔错过的和失去的,错过和失去也许恰恰意味着更有意思的未来。
回家路上,小妞儿高兴的说:妈妈,今天长城我爬的很高兴,听到这句话顿时觉得,不管是早晨拉着她赶车累成狗,还是背着包括3瓶水在内的10几公斤的装备在城墙上狂奔都是浮云。
收获和体会:
与其说陪着小妞儿游北京,不如说是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感悟。多年来虽然经历了很多,但是一直没有细心总结和体会过,即便有些感慨,也很快被程式化的生活淹没。八达岭这一天,我一边陪着小妞儿欢乐着,一边沉浸在回忆和感悟中,很多体会都散落在游记中,在此不再赘述。不过经历了今天,增添了这样继续陪小妞儿游玩的动力。
小丫头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不论她今后学习工作是否成功与出色,她的爱心、不畏艰辛与勇敢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真心觉得北京的公园即好又便宜,八达岭这么棒的地方只需40元,市区的很多皇家公园只要几块钱的门票,北京的朋友好好利用这大好的资源吧。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