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长达20年的旅行历程中,我到过知名景点多个,其中,知名寺庙多座、名山多座、60多个博物馆、多处红色革命景点、寻访了50多个古村落、游历了分布在中国的8个西湖。收集了多张景点门票,保存的景区缆车票、飞机票、车票、住宿凭证面值超十万元。拍摄照片3万多张,完成了多万字的游记,前后修改文字8次(这套丛书共10册,预计年初出版发行)。截止目前,我游历了21个省、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到过多个地级市、多个县。
提起汉长城,大家自然想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公元年(建元年),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派张骞任使者前往,不料中途被匈奴所俘(在匈奴10年余后逃脱)。这期间,汉武帝下令在敦煌前往新疆的地域修建“阳关、玉门关”两关,并在此修筑长城。
驼铃悠悠,人喊马嘶;铮铮铁骨,寸土不让。年国庆节后的一天下午,看完甘肃敦煌玉门关的我继续乘车前行,在经过近20分钟的车程后,终于在茫茫的戈壁滩上看了汉长城。下得车来,见百米长的遗址被栏杆圈着,加以保护,旁边石碑标注有“汉长城遗址”字样。据记载,这是汉代丝绸之路的北道。新莽时期,丝路中断,两关随之关闭。东汉时,丝绸之路三通三绝。到了南北朝,由于伊吾道(甘肃安西经哈密至吐鲁番)的开辟,玉门关随着迁到了瓜州晋昌县境(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
千古江山源远流长-敦煌汉长城遗址墙体
沿汉长城遗址边上的游道走来,胡杨挺拔,芦苇摇曳;沟壑纵横,沼泽遍布,一座低矮的烽隧散落在无垠的戈壁中,近观,才知道眼前的遗址只是就地取材,以红柳、芦苇、罗布麻等植物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中间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的小土堆。看着眼前的情形,我心里不免有些遗憾,因为它跟自己在北京八达岭看到的长城截然不同。
沿游道继续前行,见遗址上的泥土塌陷、风化严重,但幸庆的有工作人员正在用点滴瓶给这道低矮的遗址注药水,以防风化。用修护工人的话来说:由于汉长城遗址远离市区,保护资金匮乏,在长年雨水的冲刷和风沙的侵蚀下,汉长城、烽火台容颜渐退,有些地方出现坍塌、裂缝;加上周围农民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曾有人用炸药炸烽火台上的土用来修房子。
一路行来,今日的长城遗址虽然不巍峨,但从其宽度和跨度看,仍然可见它的雄姿,使得驻足其间的我油然想起守卫玉门关将士艰苦卓绝的屯戍生活。
烽火岁月望中犹记-以防风化,正在为敦煌汉长城注防风华水
当年,在边塞度过了大半生的西域都护班超,晚年时请求皇帝允许他在离开人世之前回归中原,故上书给皇帝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的名句,给玉门关增添了隽永的情韵,慷慨悲壮的精神。
汉长城,一个大漠上的辉煌,如今它依然很美。(文/唐长泉)
★本文选自《唐游记诗画中国》等系列丛书(第一册古今中国)
★阅读更多精彩的旅游文章,请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要花多少钱北京最有名的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