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凌晨,被称为广武长城最美标志性建筑“穿心楼”在经历多年的风雨后,突然坍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柱。
山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事发后,成立了广武明长城调查与保护领导组,10月6日组织人员连夜冒雨搭建防护架,防止发生次生损坏。
10月6日晚间,山阴县文物管理局回应网民称,山阴广武明长城10号敌楼“穿心楼”坍塌,是罕见大风所致,此前没有任何倒塌迹象,“山阴县政府决定邀请省市以及更高级别的专家到现场会审,尽快提出抢救和修复方案。”
10月7日,山阴县决定启动广武明长城抢救和保护性修复程序。
广武长城“穿心楼”坍塌前后对比
广武长城最美遗存“穿心楼”广武长城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境内,全长10公里,明洪武七年()修建,万历三年重建()。始于山阴县新广武村,到代县百草口村,“穿心楼”是广武长城最美的一个遗存,也是朔州市文化旅游重要标志。广武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载,这段长城为内长城,砖石包砌,下为石基,上面砖砌,内土筑,高6-10米,上宽4米,底宽5米,每米建戌一座,置烽火台、敌楼,隘处置堡寨、设暗门,东西延伸与外长城相连。白草口附近的锯齿长城更为奇绝,也叫猴岭长城。山脊有北齐长城,石头垒筑。明代长城涵盖了北齐长城。系万历二十三年山西巡抚李景元督造。原有22座敌楼,4座保存尚好。敌楼两边骑墙走,中间穿心楼。修复京郊长城即依次为据,全国独一无二,文物价值非常高。
被称为广武长城最美标志的“穿心楼”是一座敌楼的残部,由于风霜雨雪的侵蚀,这个敌楼只剩下一个拱形形体,高高矗立在山体上,和周围的长城墙体一起构成了广武长城标志性的景观,被当地人和广大旅游爱好者称为“月亮门”。
“穿心楼”变身“墙坚强”10月5日,记者站在广武长城脚下,抬头望去,雨雾中,“穿心楼”只剩下靠西的一根柱子,直挺挺指向乌云密布的天空。虽然孤独,却显坚强。
站在“穿心楼”的废墟旁,许多游客唏嘘不已。
在太原工作的韩女士说,她是大同人,假日回乡探望父母时,总会捎带看看“穿心楼”:“它就像我的一个朋友。看到它今天的这个样子,不仅仅是遗憾,而且感到心痛。”
唐女士也是“穿心楼”的常客,10月2日下午刚去过,原计划再去一趟拍照留念。她说:“我还想着带着晚礼服去那儿照两张相。结果它塌了,我觉得特别伤心,就跟自己受伤了一样。”
山阴县的影友说:“我早上七点就来了,心里特别不舒服。今天,很多摄影圈的朋友都上去了,照这个情况来看随时还可能继续再坍塌,毕竟风吹日晒的,在那里几百年了。”
成立广武明长城调查与保护领导组10月4日,事发后,山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长南志中立即赶赴现场,多次组织召开由省市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成立广武明长城调查与保护领导组,围绕长城保护进行安排部署。6日组织人员连夜冒雨搭建防护架,防风防雨,防止发生次生损坏。
6日晚,山阴县文物管理局回应网民称:山阴广武明长城10号敌台“空心楼”坍塌,是由罕见大风所致,此前没有任何倒塌迹象,更不是有人私挖乱采取土拆砖或其他人为破坏因素造成的。据村里目击者所说,事发当时,电闪雷鸣,风力罕见,把广武村里的牛棚、马棚棚顶卷起刮走,一些电杆被刮到,造成周边村庄停电。据气象部门报告,当时山下风力达到8级,山头风力更大。
10月7日,县长南志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向前,省文物古建所专家肖迎玖及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再次到现场实地勘测。专家认为,这次敌楼残垣坍塌是历经多年的风蚀雨侵,砌砖脱落,夯土裸露,遇强风自然坍塌所致。经过现场研究,决定启动广武明长城抢救和保护性修复程序。一要严加防护,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3段10号敌楼留存部分进行保护,严防进一步发生损坏。二要尽快制定抢救性保护方案。山阴县政府委托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山西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制定抢救性保护方案,迅速上报市省文物部门,待方案批复后组织实施。三要举一反三,对全县重点文物部门特别是长城等进行排查,发现隐患险情立即报告,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盘点:多地长城频遭破坏近日,北京八达岭长城上一对年轻情侣掏出钥匙在墙砖上刻名字。女游客刻字时,男游客还拿出手机拍照。有的游客看不下去上前制止,两人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要知道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就有“禁止刻画”的指示牌。
今年9月,有网友发布图片称,被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原本残缺的垛口墙被水泥抹平,成了被硬化的“路面”。对此,当地文保部门回应称,此次修缮经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方案的设计、批复、工程监理和验收每步都合理合法。”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