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左右,位于山西朔州山阴县境内的一段明长城发生倒塌,其标志性建筑“月亮门”遭到损毁。朔州市文化局文物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仍在调查中,长城专家称倒塌本可以避免。截至目前,官方尚未有调查结果。
事件广武明长城著名景观“月亮门”倒塌
根据游客现场拍到的照片显示,一处原为拱形的砖墙建筑发生倒塌,只留下一段立柱。因为形似,此处景观被游客称为“月亮门”。据了解,该景观原为山阴县广武明长城上的一座敌楼,由于自然侵蚀,敌楼只剩下一段拱形形体。6日下午,在倒塌现场的崔先生对北青报记者称,事发后在坍塌的地方围了条警戒线,现场还有闻讯的游客前往拍照。
根据朔州市政府官方网站介绍,广武明长城系明洪武七年(年)修筑,属内长城,全长约20公里(从新广武到西安峪),土墙尚存13公里,剩余部分为残迹。长城敌楼密集,军事防御体系完备,且保存完好,极具军事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
而长城所在地的旧广武城是山阴县的一个乡,于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了朔州市文化局文物科,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官方正在进行调查。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猜测是由于自然原因如风力作用下倒塌,具体情况要等调查结果。
保护山阴县曾对长城保护项目进行招商
据当地一位居民张先生介绍,事发长城是土坯砖,虽然保存很完整,但破损也是日趋严重。对于此次倒塌原因,他称“一是气候,我们那儿风沙大,夏天多暴雨;二是当地人的确也有破坏的情况。”对于该处景观的游览情况,他称看到的游客较少,“虽然朔州市政府和忻州市政府都主张开发旅游,但感觉喊了好几年,也没啥大动静,我个人感觉去的外地游客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