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并不是一种偶然,它特别垂青于四类人:天生就和规矩做对的人;不断储蓄智慧的人;常做“锡兰式邂逅”的人;自信偏执、坚忍不拔的人。这些拥有卓越洞见能力的人常对各种规矩置若罔闻,他们追求独立于自由,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常把那些繁文缛节抛到九霄云外,也因此会被社会冠以“捣蛋者”的称号,但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跳出既有的条条框框,以不泥于常规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因此他们所洞见到的是那些循规蹈矩者所无法企及的;他们也是不断储蓄智慧的人,卓越的洞见并非挥之即来,它需要厚实的智慧储备,因此卓越的洞见者常常拥有渊博的知识,他们仅擅长从书籍中汲取智慧还精于读“无字天书”——从自然、社会、国家、个人种种现象中提炼积累智慧,这些智慧储备使他们能够更加透彻、全面、迅速、准确的看待问题;这类人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常做“锡兰式的邂逅”的人。例如,硅谷教父凯文凯利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在大学的时候辍学然后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到中国、印度等国家进行游历,他后来称这段经历对他的预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不带明确目标、没有过度清晰行动准则的游历常常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洞见。同时,这些卓越的洞见者通常都是自信偏执、坚忍不拔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有着充分的自信,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而不因外界压力而轻易屈服,这种自信和对自己判断的坚持有时会让周围的人觉得是一种偏执。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拥有“洞见”的潜质,但是大多数人的洞见潜质常处于深度睡眠的状态,或者由于受到社会规范的压抑,处于一种半睡半醒的朦胧状态,所以首先就要破除封闭思维的框架束缚,其次才能将之唤醒再加以培养与保护。
1、独立怀疑的精神从众心理、求同心理的普遍存在,对陈词滥调的阿谀逢迎,对权威观点的绝对服从,对自我判断的自信缺失,都足以将原本很好的洞见扼杀掉。独立与怀疑的精神是保护一项洞见的重要品质,不屈从权威,不盲从主流,独立思考,疑而后信是产生独特洞见的重要保障。无论是企业家、思想家还是教育家都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正如长城所王德碌所长说的那样,“只要是成功的企业家,就一定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只要是成功的高新区,就充满了独立思考的氛围。”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发明出能够改变人类进程的工具,靠的就是一股了不起的独立精神。洞见的产生还需要怀疑的精神,怀疑绝不是肤浅的唱反调,它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怀疑与问题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怀疑是产生问题的起点,它决定了问题研究的深度,没有怀疑的精神任何研究都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独立与怀疑的精神之所以成为洞见产生的基础,就在于它永远在寻找问题,寻找问号,是任何研究是源泉所在,也就是“大疑大进,小疑小进,无疑无进”。
2、多维跨界的视角由于受到有限理性的束缚,不少人通常只能从单一维度、静态平面的视角看问题,然而单维度、单层次的思考方式容易对事物形成固定及片面的看法,这往往阻碍了洞见的产生。洞见产生需要从立体多维的视角对事物做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与评价。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总结了战略思维的七种视角,即向前看,向后看,向上面看,向下面看,从侧面看,向远处看以及看穿。“向前看”是对未来对前瞻;“向后看”是对过去的总结;“从上往下看”是俯瞰全局;“从下往上看”是从具体的工作和接触中加以归纳总结;“从侧面看”是跳出环境以旁观者视角审视问题;“向前看”是基于过去经验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向远处看”是构造一种未来;“看穿”既是“洞见”。位于泰国曼谷的四面佛坛是泰国香火最鼎盛的宗教圣地,四面佛也被称为创造神,它有四尊佛面,东南西北都同一面孔同一姿态,意寓着视界开阔、顾及全面,因此四面神被认为是法力无边,极为"灵验"。多维跨界的思考方式不仅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有助于“洞见”的产生,跨界思维本身就创新性思维,它突破了原有的框架,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拆分,发掘契合点,然后把这些契合作为纽带对事物进行融合,给原来的东西增加来新的功能和属性。
跨界融合是新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也是实现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跨界融合就是要模糊或者打破原有行业、产业固有的界限,实现资源与优势的整合,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各种供求信息得到空前的释放,跨界融合已成为满足消费者日益挑剔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实现跨界融合首先就必须具备跨界的视角,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能够在两个看似不怎么相关的事物中找到联系,“跨”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跨国、跨地区、跨行业都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跨越都需要更具广度的视野,
3、丰富深刻的见识见识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能否产生“洞见”的关键要素。长城所王德碌所长将人才的能力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书本的知识,第二种是实践知识,第三种是见识;他认为拥有书本的知识可以当博士教授,拥有实践知识可以当企业家,但是一个人能干多大的事,关键取决于见识。见识是指经过的和见过的,它超越了普通的知识和经验,表现为那些融入了人生观的阅历。见识对一个人才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拥有见识的人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未来的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帮助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增强自身处变不惊的气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咨询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自己的见识,一是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将自己置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见多识广才能脱离平庸;二是要擅于对正反经验进行总结,只有将两种经验结合考虑才能思考周全,产生见识;三是要培养自己的胆识,将“胆”与“识”进行深度结合,没有勇气则很难对现实世界进行探索,更谈不上会产生什么令人拍案击节的见识。见识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它还需要长时间的知识与经验的累积,具有个性的见识只有在长期的磨练中才能形成。增长见识的过程其实也是培育战略修为的过程,只有与世界进行广泛的接触才能真正掌握世界运转的规律,才能洞察当下所发生的端倪,进而培养对战略机遇期的敏锐性。
4、自我颠覆的勇气“路径依赖”是产生洞见的天敌。原意是指技术或制度的演进与变迁具有相当的惯性,当选择了某一种发展路径就有可能对其产生习惯与依赖,这一依赖不断的进行自我强化从而导致人们在选择时会被“锁定”在某种被动状态,难以自拔。“路径依赖”形成的原因首先,由于初始选择给决策者带来了切实的利益,所以决策者们认为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总比另辟蹊径要方便的多;再则,初始选择会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这些既定利益者抵制改变、拒绝变革,即使这种变革会比原有的抉择更加有效。这种“路径依赖”在思想上体现为充满惰性的定势思维。由于对未知与失败的恐惧,人们更习惯于运用曾经取得的成败经验去看待问题,而对新形势、新视角、新观念却失去了最基本的敏锐性,而洞见需要的是一种开阔的发散性思维,考虑的是多重路径和可能,因此单一的辐合思维会遏制洞见的产生。对于战略管理者而言,更要时时警惕内外环境的变化,学会主动抵制恶性的路径依赖,敢于适时进行大胆的路径变迁。
自我颠覆是实现自我超越的主要途径。核心是要摆脱原有的思维束缚,以辩证否定的批判来实现思想重构。洞见需要以颠覆传统的勇气重新审视一切。硅谷作为全球最顶尖的创新尖峰,他的成功不仅是因为硅谷聚集了全球一流的科技人才,拥有将近全美国三分之一风险投资额以及庞大的创新性专利与国际合作专利,更重要的一项条件是易于产生洞见的硅谷的人文精神和信仰。其中最核心的,一是敢于颠覆一切的理念。在硅谷的创业者、革新家诸如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者”,他们藐视权威、不安于现状,将传统视为一文不值,他们崇尚“黑客精神”,喜欢打破常规,无畏的挑战一切;二是对失败的极度健忘,他们从来不会把失败当成无能的表现,更不会过多的去考虑失败的代价,他们怀揣改变世界的梦想大胆的突破与尝试;三是游戏人生的态度。他们不仅专注于现实研究更喜欢游戏,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的游戏情景中,试图通过对现实的疏离来增加自己的想象力。总而言之,硅谷的革新者们更擅于通过敏锐的分寸感来抛弃一成不变,从而实现颠覆式的创新。
5、外链内修的践行“外链”就是要以一种开放的心灵与外界保持顽强的链接,其目的在于通过邂逅新事物,产生新火花,进而为洞见的产生培育优质土壤。这种链接既要广泛更要高端,广泛链接能够增加与外界碰撞的几率,但高端链接更为重要,因为它所带来的是高质量的碰撞,更容易产生洞见。在年4月份,长城所发布了《硅谷、以色列、中关村高端链接》企业研究报告,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创新全球化的时代,并在这个“扁平的世界”上形成了硅谷、以色列、中关村三大以创业为特征的创业尖峰,如何与这些尖峰进行高端链接是实现区域创新崛起的关键所在。全球创新资源相对有限,只有通过高端链接才能引入全球领先的人才、资本与技术,才能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创业的活跃度。正如长城所王德碌所长所指出的那样,“通过绘制创新地图,可以直观、有效的反应出全球创新资源、创新能力的分布和集聚情况,有利于深入一些产业的全球布局、牢牢把握全球产业的创新资源、为链接提供精准的方向跟内容,是建立链接机制不可少的前提步骤。”全球创新地图(创新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地图)的绘制正是为实现高端链接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明确的方向。
“内修”是指修炼卓越的逻辑凝练力与敏锐的眼力,如果说“外链”提供的是丰富的感性材料,那么“内修”就是实现由感性材料向洞见飞跃的重要一环。能否实现对外界纷繁信息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提炼构架出逻辑缜密、无法反驳的洞见是“内修”的关键所在。正如《先拨志始》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入宝山而空回,是指进入满藏宝物的山中却两手空空而回,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事物、机遇,却一无所得。外链其实就是一场“寻宝”的旅行,在这场旅行中究竟能够获得什么,能否将所见所闻上升为洞见关键还要依靠个人的内在修养。敏锐的洞见力并非仅仅依靠天资,它还需要后天的艰苦修炼,加拿大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一书中就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内修”的目的不仅是要将“外链”升华为“洞见”,更重要的是要将“洞见”融入新的战略实践,进而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当然,这绝非易事,卓越的洞见需要的是一生的修行。
海口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