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介入手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在长期困扰人们的慢阻肺疾病治疗领域,也涌现出了一些创新的介入治疗手段,吸引国内外医疗器械企业布局其中。经支气管镜“活瓣植入”与“热蒸汽消融”技术,正在更为快速地走向临床,成为慢阻肺患者介入治疗的主要措施。上述两种肺部介入技术,到底有何区别?哪种技术更可能被市场接受与看好?这无疑是当前患者、医生及产业链人士十分关心的话题。
全球2亿多慢阻肺患者,
治疗市场前景广阔
“就像一只大象坐在胸口上……”一名慢阻肺患者在描述自己的身体状态时这样说到。
近些年,由于受吸烟、室内外空气污染、粉尘等因素影响,我国慢阻肺发病率较高。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王辰院士牵头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人群达13.7%,60岁以上人群超过27%。我国慢阻肺患者高达1亿,每一年因慢阻肺死亡人数更是达到近百万人。
据堃博医疗招股书,按地区划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明细
从全球范围来看,预期到年,全世界将有2.99亿慢阻肺患者人群。患者往往需要经历用药控制、购备制氧机实施氧疗,在症状加重时入院治疗等过程。这也意味着慢阻肺治疗本身存在一个庞大的市场。考虑到全球庞大的人群基数,以及慢阻肺疾病的增长率,这一市场无疑极具发展潜力。对慢阻肺治疗的长期